瑞途知问人•成长故事 | 王珒:从环保卫士到知识产权卫士

发布日期:2020-06-01

团队约稿,让谈谈成长,我略显局促。徜徉在知识产权的海洋里,总感觉自己还是个新人,需要学习的内容太多太多,成长,我才刚上路呀!直到某天,团队群里某人发了一张我代理师刚执业时的照片,小伙伴们纷纷感叹,“看以前这茂密的头发”,“这是哪位小鲜肉”,我肉牛满面…………



“这是哪位小鲜肉”


Part1、回到10年前的选择

自我介绍下,土生土长的南京人,小学到高中都没离开过文化气息十足的长江路,18岁突然一人奔向了上海,选择了环境科学专业,觉得这一定是中国的朝阳产业(就是这么朝气十足)!毕业后进入上海环科院,成为一名“环保卫士”。在忙忙碌碌的工作中学习,计算上海的机动车排放清单,参与一些能源基金会项目,并为10年上海世博会的空气质量保障提供数据支撑,些许找到点成就感,父母也挺满意,总算不用为这个熊孩子操心了。一转眼来到2010年中,工作按部就班的进行着,到评工程师的时候了,那时候职称评定需要参加统一的集中培训课程,其中一门课程就是“知识产权制度”,是的,接下来的事情你们一定猜到了,这就叫鬼迷心窍!父母也没多说啥(从小就是说了没用的那种),经辗转介绍,来到南京一家最老牌的知识产权专业律所,开始了我的IPer生涯。

被一次培训“忽悠”来的,哦不,准确的说是自己忽悠了自己,对知识产权的了解可想而知。那时候,对行业的了解只是一个懵懂的概念,朝阳行业,创新发展离不开知识产权!前沿行业,接触的总是新鲜事物、高精尖技术!复合型人才,既要有广博的知识面,又要通晓法律、能言善辩!精英职业,如国外律师、医生等,绝对高大上的职业,越老越吃香!并且,在心底里,对这个全新的行业还有那一份独特的感觉,直到很多年后,我才明白到底是什么吸引我作出了这样的跨越。就这样,我入坑了…………


Part2、在朝阳行业里起步,从流程开始

一个整天和PM、VOC打交道的理工男,在律所里能做啥?还记得第一次面试我的是蒋海军律师和陈静律师,没错,就是现在我们所的主任和副主任,而且蒋律师是南京大学环境专业硕士,环保局工作经历,现在是律所的律师,专利代理师,管理合伙人,瞬间榜样就在眼前有没有!充满希望有没有!

作为一个专业知识尚不具备的新人,只能从最基础的编辑整理专利文件,接收、分发通知书开始,没错,初入律所,一个萌新专利流程上岗啦,现在的同事们都不知道这段经历吧!虽然流程工作很基础,但因为流程中接触到的很多环节,都有对应的法律期限、以及程序上的严格要求和规定,有些错误一旦发生往往会产生实质性的影响、甚至是无法补救的后果,因此,这战战兢兢1年多的流程生涯,既让我有了充足的自学时间,更深深的强化了我的职业责任感,这一点让我感觉受用至今!

不不不,大家别误会,我不是来灌鸡汤的,这不是我在回忆当年么,但是当年我可绝不是这么想的。对于一个萌新来说,资格是入行里首要的目标,代理人资格,律师资格,是律所里跨不过去的坎,特别是对于从理工科半路出家的我,工作上真是看啥啥不懂,做啥啥不会,心心念念的只有考证,总觉得不会是因为没资格,考了证就好了,嗯嗯,当年真是这么单纯的。至于当初收入的落差,简单重复的工作,是怎么坚持的?是对行业的憧憬,还是对理想的坚持,不,其实是因为:自己挖的坑,哭着也要填完…………


Part3、成长的第一步,专利代理师

最基础的,往往也是最重要的,知识产权行业正是如此,如果没有一个高质量的知识产权权利本身,其他各种维权、许可、运营、交易都是空中楼阁,而专利代理师的工作,正是决定这个产出的权利质量高低的源头,可谓是这个行业的基石。结合自己理工科的背景,我的专业性工作的第一步也是从专利代理师开始。初入行的岁月总是艰辛的,所里并没有安排指导老师,所有的工作都要靠自己摸索,而案源开拓更是难上加难,在头发还算茂密的日子里,一看就是年轻小伙的模样,和那种谈吐间一切竟在掌握的专业形象差了十万八千里,当事人怎么放心把案子交给你?更别说具体到专利案件的代理了,比起研发费用动辄几十万上百万的投入,产出的成果4000元申请发明专利保护,别人还觉得你漫天要价:“我们学校申请发明只要3000不到呢!”平时主要靠一些所里的公共案源勉强度日,好容易接手一个案件,认真分析交底文件,检索现有技术,自觉对方案已经了若指掌,和发明人交流时滔滔不绝,指出方案中的主要思路已经被某某现有技术公开,文件这里不符合创造性的规定,那里效果缺乏证明,需要补充实验数据等等,激情演绎30分钟,只见发明人面露难色的说:“我们就做了这么多实验,那要不这个先不申请了吧,下次换个方案我再试试?”喂!我代理费还没收呢,别急啊,这个方案我们再抢救一下啊!顿时觉得心角隐隐作痛,赶紧捂住胸口,口中默念,我们工作凭的是良心,良心…………

然而,坚持总是有回报的,是的,剧情都是这么写的。这不,大约6、7年前,那时专利的申请量还是很多地区重点关注的指标之一,为了完成数量的要求,每年年底时总会加班加点工作。12月时,一家企业委托我们处理了一批专利申请,第一次接触时已经12月中旬了, 4件发明9件实用新型,还不算手边正在处理的案件。虽然时间紧急而且工作量巨大,但是基于对每件专利负责的态度,我还是和企业进行了细致的沟通,每个案件仔细分析并严格按照专利的要求处理,终于及时完成了案件提交工作。我安心的过了个好年,但是,后来才知道,那个企业年过的不怎么好,由于各种原因,企业没能坚持过那个冬天,虽然主体还存续,但是代理费已经很久都付不出了,我好想用一个表情来表达心情……还好这不是结局,突然有一天,“回报”来了!由于前期扎实的工作,以及后续我们依然认真的处理着一通、二通乃至三通,最终发明专利授权了,并且有企业对技术感兴趣,收购了相关专利。委托企业也觉得挺不好意思,说“那就把转让费作为给我们代理费吧!”感谢当年自己认真的撰写,感慨最终的结果对得起自己的付出,不是那一点代理费的问题,你的付出得到了回报,这是代理人最大的幸福啊!我默默的午饭加了个鸡腿!


Part4、由案件深入产业的专利律师

渐渐的,从流程,到代理人,再到双证律师,角色一步一步的转变,头衔越来越多,名片越来越充实,但是承担的压力也越来越大,都说代理人苦,其实律师更苦,你就是原告、被告、法院之间紧绷的那根弹簧,承受着每一方的压力,维系着微妙的平衡。处理案件的过程中,既要通晓法律,对各个法律条款准确理解并适用,还要深入技术,吃透每一个技术特征,了解准确技术含义并转化为法律范畴内权利边界加以把握。但与此同时,也正是由于案件技术性的特点,吃透一个案件往往意味着深度了解了一个技术方向,一个产品甚至一个产业。每次有机会分享知识产权,我都会提及这个案例,这个案件发生在大约两年多前,这起案件不光在商业上影响重大,胜诉后的一个月内直接帮助企业实现了过亿元的业绩,也因为在准确界定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上极具典型性和示范引导作用,最终被最高院评为2018年中国法院50件典型知识产权案例。这个案件,胜在对技术的深入研究,胜在对法律的准确把握,更胜在我们不放过每个细节、办案追求极致的精神,其充分展现了知识产权与商业、企业乃至整个行业的关系所在。



2018年中国法院50件典型知识产权案例


这是一起典型的以知识产权作为商业竞争武器打击对手的典型案例,涉案产品是一种智能化的电子黑板,大家可以简单理解为挂在教室墙上、和一片黑板那么大的IPAD,能触控、能显示、能板书,老师甚至可以直接黑板上播放电脑中的PPT并即时写画标注,教学中非常实用。而本案中的原被告双方都是领域内的知名企业,为了争夺市场,打击对手,原告方以专利侵权为由提起诉讼,并申请法院采取证据保全和财产保全措施。

一个知识产权案件,与其相关的不仅仅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诉讼法律关系,更直接影响到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方方面面,例如:继续生产销售存在侵权可能产品的法律风险问题、产品存在侵权风险导致的市场对于产品采购信心问题、大额的财产保全对企业流动资金、贷款等配置带来障碍问题,甚至银行方对于企业贷款风险的额外审查评估或收紧贷款等问题,真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而且,行业特点也是案件中需要考量的重要因素,比如在机关、事业性质的单位内,没人会冒着可能要承担专利侵权责任的风险采购产品吧。因此,作为律师介入到案件中,我们面对的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孤立的诉讼程序了,而是深度介入到企业的生产经营中,通过对案情的判断、应对措施的建议,来辅助企业做出关键性的决策,而这些关键决策会对企业的生死存亡产生重大影响。

后续的处理过程中,我们对所有与本案审查程序、无效审理、权利修改、行政诉讼程序等相关的信息进行了调查,并且通过专利检索、专家走访、文献查阅、行业调查等手段充分搜集案件线索,同时结合上述的商业问题综合判断后,在办案过程中大胆决策,决定放弃一些诉讼程序,力求速战速决。该案在经历了银行断贷、产品滞销、一审败诉等诸多困难的情况下,最终二审中完成了绝地逆转,法院做出终审判决,驳回原告方的全部诉讼请求。现在回想起来一句“准确判断”云淡风轻,但当时办案中那可是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在案件中让我最有成就感的,已不光是结果本身,更是由于专利律师代理案件的过程中,基于案情的特殊性,处理过程已经不是单纯法律关系的判断和应对,更多的是将法律问题与技术问题深度的结合并最终做出决策。这则案件中,诉讼策略上,我们深入剖析技术,大胆采用不侵权抗辩思路,同时启动专利无效工作,双管齐下,最终在终审判决后不到1个月的时间内拿到了专利全部无效的结果;技术上,我们不光深度分析涉案专利的保护范围本身,而且在世界范围内追根溯源,最终发现技术创意的起源最早出现在韩国;我们深挖为何之前没有电子黑板产品的出现,除了创意之外,到底技术难关在哪里,为什么IPAD不能做到黑板那么大的尺寸?通过技术检索,最终发现早先未出现超大尺寸电容触控技术的障碍,在于为达到触控精度与视觉效果的平衡,需要采用较粗的导线进行金属网格布线,进而由于肉眼可见的网络造成视觉查看黑板时会出现“摩尔条纹”的光学现象,而该问题则是通过电容触控传感器公司提供的特殊的网格布线方案解决的。没想到吧,这就是光学效应与黑板产品的密切联系!这个案件只是专利律师办案的一个缩影,法律、技术缺一不可,最扎实的工作才能换来最好的结果,最好的结果就是专利律师最大的快乐!



涉案电子黑板


Part5、律所管理,我们志在远方

这些年来,知识产权行业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一如自己这些年的成长。还记得刚入行时,知识产权政策还在鼓励申请,广泛培养社会的知识产权意识,到这两年,关注的重点已经由量转质,更加注重知识产权的保护和运用。大家最直观的感受是,以前看NBA免费的,现在很多比赛直播都要收费了,乔老爷子的《最后之舞》不交钱都看不到了吧。还有,QQ音乐是不是各种试听,各种绿钻贵族?是的,知识产权已经走入生活的方方面面。行业的发展也体现在具体的业务中,我们已经代理了多起判赔额超过500万的实用新型专利侵权纠纷案件,以及多起对抗国际巨头企业的案件,例如知名制药公司阿斯利康,日本的农机巨头久保田,德国博世(BOSCH)等。在这些案件中,基于对相关技术的深入分析,我们已经多次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甚至早至的技术文件,技术、法律、市场分析缺一不可。同时,基于不同的商业需求,围绕知识产权的法律服务也越来越多样化,技术自由实施检索、投资并购中的知识产权尽调、跨境贸易中的知识产权争议解决等等等等,商业需求的多样性同样为业务拓展带来的新的可能,也同样无时无刻在对我们提出新的挑战。

行业在发展,自己也在成长。18年团队在蒋律师的带领下,建立了全新的律所。我也从最初的一名流程,成为专利代理人,再到律师,直至现在参与创建这个全新的律所并担任执行主任。新的角色意味着新的起点,新的目标,新的要求,新的责任,但同时,也让我看到了更多的可能。


瑞途所的成立


今天的我们,积极加强与不同法律专业方向的交流,推进知产、财税法律服务的融合,探索新的服务模式,为法律服务行业发展出力;我们积极参加到律协工作中,立足南京,走向全国,为南京的知产法律行业发展出力;我们参与创新周,承办知识产权保护论坛,为宣传知识产权,推进行业发展出力;我们走向海外,参加INTA,筹备海外办事处,为中国企业走向世界出力;10年前,我听说这是朝阳行业,而现在,我要说,你看,这就是朝阳!很幸运,在这个朝阳产业中,遇见了这样充满朝气的团队,当然,还有那个7*12鸡血不停的蒋律师(撰稿日是周日,今日份的鸡血早晨7点08分已送达,微信截图为证)。



周日份的“蒋氏鸡血”


回想自己能够坚持到今天,“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这句话可能是最贴切的总结了。还记得懵懂中对知识产权行业的认识么?经历了这么多后,我终于发现,当初吸引我做出选择的,是那种发自内心的、对于知识产权制度的认可,保护创新,尊重知识,难道不是我们最基本的价值认同么?

如果回到10年前,我想我还会这样选择!

苏公网安备 32010502010406号

返回顶部